台湾“教育部”微调历史课纲,
去掉其中具有“一边一国”意识的用词,
绿营强烈质疑马当局此举是在走向“终极统一”
对此,
负责历史课纲调整的台大教授王晓波19日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采访时直言,
“我们没有去台湾化,
反而加强台湾主体意识
加入台湾人参加抗战蓟藤猿案、光复台湾的内容,
不是矮化台湾,
而是高化台湾”
据台湾《自由时报》18日报道,
“教育部国家教育研究院”17日举办记者会,
宣布普通高中国文及社会领域课程纲要微调
台湾现行课纲分为政治蓟藤猿案、经济蓟藤猿案、社会和文化四大主题,
课纲微调草案把“中华民国时期:当代台湾”分成四部分:第一部分是“从光复到政府迁台”,
主要说明开罗宣言蓟藤猿案、波茨坦公告的内容以及“中华民国宪法”的制订与台湾代表的参与,
说明国共内战蓟藤猿案、国民党政府迁台蓟藤猿案、戒严令发布蓟藤猿案、朝鲜战争爆发与国际地位的确定等过程;第二部分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的政经发展,
包括三七五减租等土地改革与地方自治蓟藤猿案、两岸关系蓟藤猿案、反共政策与白色恐怖蓟藤猿案、保钓运动及当局退出联合国蓟藤猿案、与美国“断交”的过程等;第三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政经发展,
说明台湾民主发展,
包括“美丽岛事件”蓟藤猿案、开放党禁蓟藤猿案、解严蓟藤猿案、“国会”全面改选与“总统”直选;十大建设以及两岸关系演变,
从“三不政策”蓟藤猿案、开放探亲蓟藤猿案、制定“国统纲领”蓟藤猿案、汪辜会谈蓟藤猿案、导弹危机到两岸经贸关系;第四部分则是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,
讨论台湾在人口蓟藤猿案、性别蓟藤猿案、族群及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变迁
|